研学活动
一生一定要体验一次!探秘上海大学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5-01-18
在繁华的上海,隐藏着一座免费向公众开放的知识殿堂——上海大学博物馆。无需门票,无需提前购票的繁琐,只需怀揣着对知识与文化的热爱,就能轻松踏入这座艺术与历史交织的宝库。这一免费开放的举措,极大地降低了参观门槛,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经济背景的人们都能毫无负担地走进博物馆,享受一场文化的盛宴 。无论是想要丰富课余生活的学生群体,还是在忙碌工作之余渴望充实自我的上班族,亦或是热衷于探索新知识的退休老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收获。
上海大学博物馆由“四馆一园”构成,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共同勾勒出一幅多元文化交织的绚丽画卷 。
海派文化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专注于海派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其“海阔·天空:海派文艺的当代遐想”展览特别引人注目。参观者仿佛穿越时光,体验海派文化百年演变。馆内收藏有早期“海派”书籍和《太白》杂志,后者包含鲁迅的《京派和海派》,以及中国最早的小报《游戏报》,这些藏品展示了海派文化在传媒领域的创新。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的毕业证书也体现了该校在海派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这些藏品多角度展现了海派文化的发展,帮助观众深入理解其历史。
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是沪语爱好者的天堂。在这里,游客能了解沪语的历史演变,感受其独特性。多媒体展示原声上海话,揭示其发音特点,并通过互动游戏如发音模仿,增加学习乐趣。沪语词汇融合历史与多元社会生活,包含传统与外来词汇,展现了上海方言的包容与魅力。
上海大学校史馆呈现了学校从创立到繁荣的历史,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各阶段。馆内突出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学科调整和社会进步推动者。参观校史馆,可体验前辈努力和文化传承。
钱伟长纪念馆纪念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通过展示历史照片、手稿和科研成果,呈现其在弹性力学领域的重大贡献和教育事业的成就。纪念馆弘扬其爱国和敬业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向前。
上海大学校史室外展区溯园,展示了学校从建校到被迫关闭的历史。园内建筑、雕塑和景观小品承载历史信息,诉说着往昔故事。漫步其中,可感受时代气息,了解学校早期发展历程,铭记历史。
上海大学博物馆不仅是一个静态的展示场所,在这里,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探索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收获独特的学习体验 。
海派文化研究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海派文化。在导师带领下,学生参观博物馆,观察藏品,直观了解海派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互动环节中,导师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海派文化,探讨其对中西文化的影响。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海派文化的理解,锻炼分析和表达能力。
在沪语文化体验馆,学生们学习沪语,包括听音频、词汇演变、历史故事,掌握沪语发音和文化。课程设有互动环节,如对话练习、场景模拟,参与童谣和绕口令,提升沪语表达,激发对上海方言的兴趣。
校史教育课程通过校史馆和溯园,引导学生了解上海大学的发展历程。学生通过讲解和资料,学习学校历史,感受历史氛围,明确责任,激发爱国学习热情。
艺术鉴赏课程让学生欣赏艺术展品,通过导师解读了解作品背景、风格和手法。学生在艺术作品中沉浸,培养感知和审美,提升素养,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注入灵感与活力。
上海大学博物馆位于宝山区南陈路333号,周一至周日8:30至16:30开放,16:00停止入场。
交通便利,可乘地铁七号线至上海大学站换乘公交或步行抵达。多条公交线路如110路、185路、727路在上海大学站或南陈路上大路站停靠,便于参观。
上海大学博物馆,作为集文化展示、教育传承、艺术鉴赏的知识殿堂,提供“四馆一园”布局、研学课程和便捷参观体验。它让市民和学生深入了解海派文化、上海方言、校史和艺术珍品。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在此交融。无论学者、学生还是市民,都能在此找到收获。期待大家走进博物馆,体验其魅力,享受文化之旅。
如有任何需求请扫下方二维码报名
在线留言
Apply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