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然奥秘,体验生物多样性,东滩湿地保护区等你来发现!
发布日期:2024-11-06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崇明岛的最东端,是由长江径流夹带的巨量泥沙在江海的相互作用下沉积而成,目前仍以每年80-110米的淤长速度向东海推进。它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其南北狭,东西宽,区内潮沟密布,高、中、低潮滩分带十分明显,是亚太地区迁徙水鸟的重要通道,也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
崇明东滩同时也处于全球鸟类八大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路线中段,是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在这里,鸟儿休憩觅食,补充能量,以恢复它们在飞行过程中损失的近60%的体重,作为候鸟们北迁的第一站和南归的最后一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调整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通知》(林函保字[2020]67号),保护区范围在东经121°50′~122°05′,北纬31°25′~31°38′之间,南起奚家港,北至北八滧港,西以1998年和2002等年份建成的围堤为界限,东至吴淞标高1998年零米线外侧3000米水域为界,呈仿半椭圆形,总面积241.55km2。
整个保护区被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核心区面积183.76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6.08%,该区为海三棱藨草植被集中分布区域,为保护区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主要保护对象的集中分布区域,为5类鸟类类群的主要栖息地、觅食地和越冬地。对该区实现全年的严格保护措施,有利于系统内各种生物物种的生长、栖息和繁衍。一般情况下,该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但因科学研究的需要,经上海市以及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
缓冲区面积10.07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17%,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该区为核心区以外主要保护对象相对集中分布的区域,为核心区外划定的严格保护区域。该区经东滩保护区管理处批准后,可以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
实验区面积47.72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75%,该区可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保护区位于上海崇明岛的最东端。崇明岛面积1267km2,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长江每年携带泥沙经潮流、海浪的改造,经历了河口心滩——水下沙洲——河口沙岛的演变过程和千余年的涨坍变化,在河口地区堆积形成了崇明岛。因此,东滩保护区与崇明岛在地质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根据地貌分类的形态成因原则和长江口地区地貌形成的外动力过程,保护区属于潮滩地貌单位。潮滩由潮上带、中潮滩、低潮滩和潮下带组成。潮上带指平均大潮高潮线以上的淤泥质沉积地带,潮间带指平均大潮高潮线和平均低潮线之间的滩涂;在这两个区域的滩涂受周期性海洋潮汐影响。东滩潮下带非常宽,一直延伸至20km外的佘山岛,潮下带的水深约5m左右。保护区地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潮滩区中有大大小小众多发育良好的潮沟,潮沟是由于进潮和落潮时的潮水冲刷而成的,其主要作用是加速了潮水的涨落速度。潮沟在潮滩上的发育形成了众多的生态微环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夏季湿热,盛行东南风;冬季干燥,盛行偏北风。春秋季节是气候转换的季节,季风气候特点明显。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37.9h,无霜期长达229d。年均气温为15.3℃,极端最高气温37.3℃,极端最低温为-10.5℃。降水充沛,年降水量为1022mm,主要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水的71%。由于处在长江口和东海水体的包围之中,水体热容量大,对区内气温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因此保护区冬暖夏凉,气温适宜,有利于各种候鸟在不同季节的迁徙过境和栖息繁殖。
保护区滩涂生境的最大变化在于它的潮汐变化,这影响动植物的生存,也影响它们的习性和分布。保护区处于中等潮汐河口,属非正规半日潮型,每日潮滩有昼夜两次的潮汐变化。农历的初一至初三,潮汐最大,以后逐渐减小,到初八、初九为最小,以后又逐渐增大,到十五、十六又增至最大后减小,一月中的潮汐有两次最大和最小
作为过境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越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均有近100万只次迁徙水鸟在保护区栖息或过境。
经历年调查,保护区记录的鸟类有300种,其中鹤类、鹭类、雁鸭类、鸻鹬类和鸥类是主要水鸟类群。目前已观察到的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共77种,占保护区鸟类群落组成的25.67%,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18种,如白头鹤(Grusmonacha)、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黑鹳(Ciconianigra)、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白尾海雕(Haliaeetusalbicilla)等;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59种,如白琵鹭(Platalealeucorodia)、大滨鹬 (Calidristenuirostri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鸳鸯(Aix galericulata)等。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20种。除此之外,保护区还记录中日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协定的物种156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物种54种。
作为过境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越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均有近100万只次迁徙水鸟在保护区栖息或过境。
经历年调查,保护区记录的鸟类有300种,其中鹤类、鹭类、雁鸭类、鸻鹬类和鸥类是主要水鸟类群。目前已观察到的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共77种,占保护区鸟类群落组成的25.67%,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18种,如白头鹤(Grusmonacha)、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黑鹳(Ciconianigra)、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白尾海雕(Haliaeetusalbicilla)等;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59种,如白琵鹭(Platalealeucorodia)、大滨鹬 (Calidristenuirostri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鸳鸯(Aix galericulata)等。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20种。除此之外,保护区还记录中日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协定的物种156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物种54种。
保护区除了拥有种类繁多的鸟类之外,还拥有其它丰富的生物资源。鱼类常见种59 种,隶属于14 目31 科,其中有刀鲚、凤鲚、中国花鲈、鲻、鮻等10余种重要经济鱼类。现已查明的物种还包括兽类10种,两栖爬行动物16种、底栖动物106 种、浮游动物127种、浮游植物256 种、和昆虫103种。保护区是长江口水域中华绒螯蟹苗、日本鳗鲡苗的主要分布区。此外,还有泥螺,日本沼虾,海瓜子等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的经济动物,它们的重要生活史,如觅食、繁殖、幼体育肥等都依赖这一特殊水域。
上一条: 探索上海4天3夜研学计划
下一条: 你对崇明岛了解多少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上海华洋研学基地占地近500亩,以学生研学旅行为主题,同时兼具团建和旅游的综合性服务的度假胜地。
电话:021-59618931 营业时间:8:00—21:00 QQ:1259492369